2021年10月22-24日,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共同支持,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主办的“第五届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国际会议”(NENS2021)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,来自纳米能源研究领域的1200多名专家学者和相关人员参会。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高鸿钧、国家自然基金委副主任高瑞平、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印春在开幕式致辞。大会主席由北京纳米能源所所长、首席科学家王中林院士担任。市直有关机关和单位、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、怀柔区相关单位、部分市属新型研发机构及纳米能源所京外合作单位的领导和代表,出席了开幕式。
大会会期3天,共设“纳米发电机及能量收集、自供电传感器及其系统、压电电子学和压电光电子学、能量存储与自充电能源系统、太阳能电池和复合能源电池、光催化和水分解和纳米能源在微机电系统、电子皮肤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”等7个主题分会,以集中展示纳米能源和系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。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,本届大会依然取得很大成功,参会人数再创新高,人数达到1260人。国内参会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达到154家,有11个国家和地区的参会代表在线上参会,线上参会人员达到5万人,充分反映了本领域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。
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、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、西湖大学讲席讲授孙立成,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、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、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鲍哲楠,法国古斯塔夫埃菲尔大学教授Philippe Basset,瑞典吕勒奥理工大学教授Alberto Vomiero,中科院外籍院士、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等9名能源、材料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到会或线上做大会报告;162名专家学者在各分会做报告,同时大会还收到论文摘要500余篇,现场展示报告220篇。大会颁发了“纳米能源奖”(Nano Energy Award)、Nanoenergy Advances Award和Energies Award。获得本届“纳米能源奖”的三位学者分别是北京大学张海霞教授、香港中文大学訾云龙教授、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杨亚研究员;获得Nanoenergy Advances Award和Energies Award的两位学者分别是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、加拿大工程院院士、欧洲科学院院士、加拿大(魁北克)国家科学研究院教授Federico Rosei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致远讲席教授胡志宇。大会最后宣布,第六届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国家会议(NENS2023)将在2023年10月在北京举办,第五届摩擦纳米发电机与压电电子学国际会议(NGPT2022)将于2022年6月19-23日在瑞典中部大学(Mid Sweden University)举办。此外,举办方严格落实北京市和辖区疫情防控政策,防控工作和措施做足、做实,确保了大会的顺利举办。
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国际会议(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energy and Nanosystems,NENS)是由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自2013年发起并主办的会议,是本研究领域中的规模最大的会议,每两年举办一次,至今已经举办5届,均在北京举办。与NENS系列大会呼应的是纳米能源所创办的“摩擦纳米发电机与压电电子学国际会议”(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generators and Piezotronics,NGPT),也是每两年举办一次,均在国外举办,已举办四届,2022年将在瑞典举办第五届。